发新帖

真正的狙击才开始!外部攻击常态化,华为准备好了吗? 行业新闻

威尔德编辑 2020-3-12 94846

进一步制裁华为的美国高层会议再次延迟。

从去年12月开始,美国就计划将“源自美国技术标准”从25%比重调降至10%,以阻断台积电等非美企业供货给华为——台积电内部评估,7纳米及以下制程源自美国技术含量不到10%,可继续供货,但14纳米美国技术含量在15%以上,或将受到限制。

会议原定于2月28日举行,后被推迟到3月11日。当地媒体报道,特朗普政府已经再次推迟了这次重要会议。延迟的原因和疫情有很大关系。

虽然会议时间还不确定,但综合各种信息,技术标准从25%比重调降至10%的可能性依然很大——2020年对于华为来说,是充满挑战和压力的关键一年。

黑天鹅变灰犀牛

英国政治家丘吉尔有一句演讲名言:“Now this is not the end. It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But it is,perhap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这不是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序幕。现在,可能只是刚拉开了个序幕。”

这样的情境仍适用于眼下美国对华为的制裁,当你认为华为经受住了美国的第一波打击,其实真正的狙击才开始。年初任正非在达沃斯上就坦言,美国今年会“技术升级”打压华为。

从2020年前三个月来看,美国立体化的全面攻击从未曾停止:起诉华为、驳回华为的诉讼、以安全的名义施压5G…

而美国延长华为许可证并不能改变华为的处境,只是为美国自家企业提供调整空间。

美国的这些举动,无疑是在扑灭继续合作的火苗、关上握手和谈的缝隙,无需多言,今年华为面临着凶猛的正面硬战。

如果说,去年华为被列入实体清单是黑天鹅事件,那么一年以来的纷纷扰扰,已经演化成了灰犀牛,美国的举措变成了一种常态化攻击,种种技术限制、司法制裁,意味着华为面临的挑战将会是持续的,而且力度只会越来越大。

那么,美国作为一个国家,难道就是要针对华为一家公司吗?不,对方是要打击华为背后产业链的信心,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进入高端制造业,即使很多企业和国际大厂还有差距,美国也要率先打击。

而被美国“看中”的企业中,华为最为健壮,在过去三十多年中,华为打破了行业格局,创造了通信新世界。但是,商业世界还是运行在旧秩序中,由美国制定了诸多规则,产业链上的玩家都必须遵守。中国企业作为崛起的力量,在理解融入规则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有冲突存在。就像在航海之路上,都会遇到风浪,而如果要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建立新的秩序,那就可能引起惊涛骇浪。

25%和10%是怎么回事?

法国律师奥利维尔·德迈松·鲁热曾说,法律是一种攻击性的武器,是经济战中可怕的子弹头。而当前的这一切,都在美国法律的运行之下进行。

一直被提及的25%和10%,又是如何严格的规则?

这次对于技术出口限制调整的提案,还要从去年的禁令说起。去年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BIS)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的依据是美国《出口管理条例》(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简称EAR),根据EAR的规定,清单上的企业需要获得许可证,才可以买美国企业的产品或者含有美国技术的产品。

同时,EAR也对出口产品进行管辖,其中就包括了很多科技领域的产品。而生产销售这些产品的美国企业如果得不到许可证,也无法向华为供货。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美国本土企业,海外公司产品如果含有美国技术,也受到EAR的管制。

如何管?EAR中有一个 “美国技术最低含量标准”的规则(de minimis rule),即根据外国产品中美国技术最低含量的多少设置了三个标准:0%、10%、25%。一般情况下,只要美国技术含量低于25%,就可以供应给清单中的企业,华为目前也是受制于此。

而10%是针对古巴、朝鲜、叙利亚等国家;0%是针对特殊的高精尖产品,如特定高性能计算机的半导体产品。除了数据标准,EAR还对出口、转出口做出了一系列严格的规定,包括不能在第三方国家转手、最终卖方不可以改变等等。

如果,美国将适用于华为的技术含量标准降低至10%,管制级别瞬间提高。虽然去年美国企业开始断供,但是华为和欧洲、日韩企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硬性标准的提高,会为供应链增加不确定性。

但海外的企业们想必会早早着手应对,而具体的应对措施还需要看最终美国制定的新规则。

这其中还有一个疑问是,为何海外公司要受到美国管制?因为美国长期在全球行使长臂管辖权,指美国法院在某些情况下拥有可以将管辖权延伸至域外(州外乃至国外)的权力。

而EAR特点是“区域外适用”,这意味着美国可以对外国企业的贸易进行管控,如果违反,将被美国政府处以禁止与美国企业交易等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

据了解,任何国家的企业只要与美国发生某种关联,都会被纳入长臂管辖的范围。它的主要法律依据就是EAR、《萨班斯法案》和《反海外腐败法》,它们在法律圈里被称为“三大金刚”。

这是美国制定的游戏规则,全球化的各国企业也需要在这些法律法规中生存。

影响可能会有多大?

如果新的规定真的将技术限制标准调为10%,毋庸置疑会带来供应链冲击。不过,任正非也说了,对于2020年的美国更大的打击,已经有经验和准备,可以胸有成竹地应对。

一方面是日韩等非美企业的供应合作如何巩固保持。据悉,2019年作为对美国元器件的替代,华为采购日韩部件的总量超过200亿美元,增长超50%。如果受到10%的限制,美国之外的企业们如何应对是关注焦点。

另一方面,大家也关注台积电能否继续为华为生产所有芯片,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商,台积电的地位无可替代。而华为也是台积电最重要的大客户之一,占台积电收入的10%。

不少报道指出,可能受到影响的是14纳米制程的芯片。14纳米工艺在2015年就已经出现,2016年,以高通的骁龙820和骁龙821为首的14纳米工艺芯片实现了量产出货。

以手机为例,华为、OPPO、 vivo、小米等国内手机公司都需要采购14纳米芯片生产手机。比如,红米NOTE7使用的高通骁龙660、华为nova等手机搭载的麒麟710,就是14纳米-12纳米工艺。

好消息是,从国内来看,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两家公司已经可以量产14纳米芯片,但是还在扩产和爬坡当中。目前,华为也通过去A化、加大库存、切换供应链来应对打击。

中信证券的产业调研显示,过去一年华为在 IC 设计端已基本实现自研替代或非美供应商切换,美方继续施压意义不大,甚至可能因为美国芯片厂商业绩下滑而放松监管;而制造端华为高度依赖台积电,且上游半导体设备、EDA 软件仍被美国厂商垄断,预计将成为美方重点施压方向。

目前华为已实现大量芯片自研,但制造环节仍然依赖台积电、稳懋等中国台湾厂商,是其产业链中的主要瓶颈。一旦制造环节无法在台积电、稳懋等代工厂下单,而中芯国际产能爬坡仍需一定时间,则其大量自研的芯片将无法实现量产和应用,因此预计或将成为本次美国制裁政策的切入点。

此外,在半导体设备方面,目前美国厂商占据半导体设备市场约 40%份额,其中在沉积、刻蚀、离子注入、CMP、清洗、检测等关键工艺方面,应用材料、泛林、科天等美国厂商具有领先工艺技术优势和稳定性,经过了长期量产检验,因此短期内难以替代;在EDA软件方面,目前IC设计的EDA工具仍基本由Cadence、Synology、Mentor 三家美国公司垄断,短期难以完全替代。


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 版权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威尔德编辑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4、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威尔德编辑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的同意。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
只看楼主
全部楼主
    • 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
      2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返回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发邮件(673011635@qq.com)告知我们,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