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帖

当文学穿过灾难之门:这五部关于疫病的小说能告诉我们什么 行业新闻

威尔德编辑 2020-2-27 6236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网(ID:eeojjgcw),作者:章乐天,题图来自:豆瓣

导读:一部小说的伟大,在于时过境迁,还总仿佛在回应当下的事情。当疾病成为文学创作的一部分的时候,更是以一种隐喻的方式存在。描述情节、关怀当下,在过往的历史中,作家写下了什么?对现实的意义又是什么?

里厄在黑夜中撞到一个在路上摇摇摆摆、不往前走的汉子身上。这时,城中亮得越来越迟的路灯突然大放光明。他们身后的路灯一下子照亮了这个人,他闭着眼睛,无声地笑着,因此而绷得紧紧的苍白脸庞上流着大滴的汗珠。他们绕了过去。

“这是个疯子。”格朗说。

里厄刚挽住他的手臂,发觉这位职员神经紧张,浑身打着哆嗦。

“要不了多久,这座城中就只有一些疯子了。”里厄说。

——加缪《鼠疫》

加缪的《鼠疫》

伟大的小说多多少少都是危险的,作家会用一些极端的情节,若干特别的人物,来挑战社会的欣赏和容忍度。在阿尔贝·加缪赖以打响个人品牌的《局外人》中,默尔索的“荒诞杀人”就曾令无数世人惊愕。不过,他在1947至1948年间发表的《鼠疫》却相反,这部小说的美学追求和提出的道德判断,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冲突。作为一个在书中往往保持沉默的主角,医生里厄从鼠疫的兴起,一直到退潮,他都在场,在看,在思考,在行动,在抵抗,在北非阿尔及利亚加缪故乡奥兰城。

Rieu,“里厄”,这名字听起来像是一怔,把所有话都咽了下去一样。里厄本人就是这个性。当格朗哆嗦着说“这是个疯子”的时候,他期待里厄附和一下,给点安慰:“是的是的,他只是疯,并没得病。”可里厄的回答粉碎了这期待。残酷的事实总要有人讲的,医生当仁不让,我们颤抖地赞为“奉献”“牺牲”等的其他工作,在作为医生的里厄这里仅属于存在意义上的人的必需。

一部小说的伟大,在于时过境迁,还总仿佛在回应当下的事情。过去,一般都认为《鼠疫》虽然背景设在北非,却是比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巴黎,其中有奋勇抵抗德国人的,有怯懦偷生的,有犹豫不决的,有许多人牺牲,而更多的人幸存到了解放的欢庆时刻,毕竟小说发表于二战结束后不久,而且加缪本人也是在1940年法国投降之后,亲身参与了地下抵抗运动的。然而,在埃博拉病毒近年肆虐西方的时候,这个故事就已回归到了它的字面意义,而今,一切终于临头,我们也终于能体会到书中人物的痛切挣扎了。

在书的末尾,里厄医生在沉思着鼠疫还会再来,因为人们已经种下了祸根:“鼠疫杆菌永远不死不灭,它能沉睡在家具和衣服中历时几十年,它能在房间、地窖、皮箱、手帕和废纸堆中耐心地潜伏守候。”这些话固然可看作是在警告那些认为战争已经过去而且“Never Again”的人,但加缪对奥兰城历史上的那场真实的鼠疫(发生在1849年)也做过详细研究。在他写于1941至1945年的笔记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一直在为日后《鼠疫》中的种种情节做思考和准备。

笛福的《瘟疫年纪事》

生活在17至18世纪的丹尼尔·笛福,以《鲁滨逊漂流记》著称,他生涯早年不写小说,倒写了不少政论和宣传册,以及一部纪实文学《瘟疫年纪事》。这个“瘟疫年”指的是伦敦的1665年。那场疫情的起因不明,只有各种传闻,也不知病毒是如何进入伦敦的。它的传播,有人认为是通过呼吸,有人认为是接触了病人的床褥、衣物之类。医生对疫情完全没有办法,更可怕的是患者的无知,他们往往直到死时才明白自己是感染者,因而之前与其来往过的其他人都遭了无妄之灾。

据说,这本书直接启发了加缪写《鼠疫》。

在1665年的伦敦,大多数人即便知道疫病有传播性,也不懂得如何去防止,卫生常识是缺失的,迷信第一时间占领了人心,将疫情归结为上帝的惩罚是时人很自然的思路(加缪对此种心理也很感兴趣,他在1940年代初专门向牧师请教过,《鼠疫》中牧师布道的场景写得格外精彩),因此宿命的悲声大作;与此同时是各种偏方的流行,有人整日口含一颗大蒜,还有人把脑袋浸在醋坛子里。同这些怪异的现象相比,《瘟疫年纪事》中更多篇幅交给了那些让人不忍卒读的场景:妈妈已经没了呼吸,婴儿仍在她的怀里嘬奶;父母守着幼子死去却毫无办法……

《瘟疫年纪事》是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报告文学,在高度写实的同时,笛福还发挥了他在政论上的特长,对政府、医生、神职人员等等的作为做了一番分析。他揭露了神职人员的伪善,说他们自称了解疫病的真相,却是十足的骗子和丑角。在对政府和公务员的评价上,他的立论相对持平,例如他说,死亡人数绝对是被政府瞒报的了,但政府在及时处理尸体、防止病毒扩散上面是有功的。他还说道,封城、封楼这些命令在实践中是大打了折扣的,因为一些大楼看门人在贿赂或死亡威胁的面前放了居民出门,而居民若是对民政官员隐瞒了一些危险的实情,官员也无法察觉。

小说《鼠疫》比起《瘟疫年纪事》的最大优点,就是有人物,比如里厄和他的至交塔鲁,他们两个人都在记录。里厄愿做见证者,只是记录;塔鲁却愤世嫉俗,他用讽刺的眼光来观察人们的举动,同时思考鼠疫之下的生活的意义。

《瘟疫年纪事》中的揪心情节,如今读来更加揪心:公共场所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死老鼠,旅馆里、餐馆里、公交车上、民宅中,起初人们不以为意,即使耳闻了病例也强行认定是偶然事件;后来病例渐多,各方人士又散布消息说不会传染,要员们总是在安抚,把有利的消息都散布出去。再后来,人们自欺的防线塌了,封城了。人们接受了现实,一番怨念之后,坐等官方消息……鼠疫过去的时候,没人敢轻举妄动,就如同当舞台黑下来,每个人都在屏息等待第一声鼓掌,以便确认戏真的已经结束了。

黑塞的《纳尔齐斯与歌尔蒙德》

作为同样经历过战争的作家,赫尔曼·黑塞也时时思考疫病的隐喻。但在他这里,疫病作为一种极端的处境,主要是为了让主人公领悟到某些超乎自身的东西而存在的。黑塞不像加缪那么注意社会,他醉心于对个人的探索,他典型的主人公都是漫游式的青年,在1930年后发表的《纳尔齐斯与歌尔蒙德》这部长篇中,这个青年是感官主义者歌尔蒙德。他在中世纪的欧洲大地上四处流浪,追寻自由而有意义的人生,却与当时正肆虐的黑死病频繁相遇。他看到村里堆积的尸体;他的一个女友埃莱娜,被黑死病人强奸并咬伤后死去了;他的另一个女人,犹太女人蕾贝卡,由于欧洲人把黑死病归因为犹太人而受到迫害。

纳尔齐斯曾是歌尔蒙德在修道院的老相识,两人亦师亦友,他安于寺院里恬静的学术生活。在故事的后半段,两个人再度相遇,歌尔蒙德得知修道院里也闹过疫病、死过人的时候,他便追问道:在你们这里,有没有发生过烧死犹太人的事情?

歌尔蒙德是那种因为所爱的人受害,才注意到疫病的人。黑塞始终在思考的是个人,因而会赋予他的主人公以某种“天选”的光环,能够体验一切并发出追问,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免疫”于凡人的痛苦。

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

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里,主角的“天选”光环甚至有些无耻。三位主角都生活在霍乱肆虐的城里,但终生不受病毒侵害。女主费尔米纳和她的丈夫乌尔比诺都是上流社会的人,但和费尔米纳早有书信传情的阿里萨则是个穷小子。阿里萨一心盼着乌尔比诺让位,然而,进入婚姻后的费尔米纳一直稳稳地镶嵌在她的身份里,虽然感情上时有波澜,却也不是能乘虚而入的;而乌尔比诺,从法国学医回来的他一直是政府要员,是全城公共医疗事务方面的一把手,负责平息霍乱。

阿里萨号称情种,在被费尔米纳拒绝后移情于各种社会女子,他有过无数情人,却从未染上过霍乱,在马尔克斯的暗示中,阿里萨的青春活力正是靠不知疲倦的涉猎情场来保持的。“爱情如一场霍乱”,小说上来就放出了基调,它是病,却是万千疾患中最为可取的那种,甚至还能提升对真实霍乱的免疫力。阿里萨的母亲发现儿子腹泻,吐绿水,辨不清方向,还经常突然昏厥,脸色苍白,脉搏微弱,呼吸时发出沙哑的声音……她十分惊慌,但事实证明阿里萨害的是相思病,只是严重到“和霍乱病的症状完全一样”。

霍乱隐藏在三个主角的背后,经常露一小脸,却从不打扰到他们。但是,乌尔比诺虽然一上任就控制住了霍乱,从而奠定了一生的荣光地位,可是到他以81岁去世的时候,书中却明明写道,霍乱仍然存在,当久居城里的费尔米纳难得回一趟乡下老家,就看到满街的霍乱病患者,“尸体在阳光的暴晒下肿胀起来,嘴里流出白沫。”霍乱并没有被斩草除根,只是受害者的范围被限制在了主流社会视野之外,都是“丢卒保车”里的“卒”。而在城中,阿里萨终于在乌尔比诺死后熬到了属于自己的时刻,75岁的他向72岁的费尔米纳写去了情书,在他的心目中,之前找那些女人都是为了这一刻所做的“热身”。

马尔克斯笔下的霍乱,由于他围绕“爱情”的叙事而显得很不起眼,总是被忽略,是为了衬出阿里萨不忘初心的“伟大”。作为对比,安分守己的(晚年有唯一一次出轨,但他马上向太太痛哭悔罪,显然很不适应情人这种身份)乌尔比诺医生多少是个消极的人物,内心没有激情,只相信现代科学与理性,相信霍乱发生了,就要消灭它,舍此之外并没有别的可做的事情。他对爱情不仅无感,而且轻蔑,他认为城里有太多的人感染了这种病,应该好好治一治。

但谈论《霍乱时期的爱情》又不能只谈爱情,或者激情。黑塞写黑死病,是为刺激主人公觉醒,这是他的关怀所在;而马尔克斯的更大的关怀,不在于被霍乱毁掉的社会或个体。他是以一种“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态度来引入主题的,始终着意于把霍乱变成一种彻底的隐喻,不单隐喻爱情(其实是焚身欲火),更隐喻所有失控的、无节制的人的力量。马尔克斯对阿里萨的私德并无嘲讽,反而还颇肯定他,然而,当他着手描绘贪婪而逐利的人带给世界的后果时,霍乱就再也不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比喻了。

《霍乱时期的爱情》以一个令人意外的讽刺结尾:阿里萨和费尔米纳登上爱之船,进行他们所谓的蜜月旅行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番景象:大河已经随着五十年的滥伐森林而毁坏,阿里萨年轻时看到的参天大树都不见了,费尔米纳一直想看的原始森林里的动物也没有了,在河面上晒太阳的鳄鱼早就被猎人杀光了,鹦鹉的啼鸣,长尾猴的叫声,还有河滩上神奇的哺乳动物海牛,都销声匿迹,或者干脆灭绝了。死鱼在污水里翻着肚子,一路漂向了大海。两位新人看不下去了,让船长掉头返航,并宣布沿路不停,放出风声说,船上有两个霍乱病人。毁灭了河流生态的元凶,正是阿里萨所经营的内河航运公司。

萨拉马戈的《失明症漫记》

人是最大的病毒之源,倘若马尔克斯还不见得明说这点,那么若泽·萨拉马戈做到了。葡萄牙老作家在七旬高龄,用一本《失明症漫记》震慑了他的读者,和那些只喜欢冲着获奖作家名头而去的读书人。他写的并不是欧洲人熟悉的黑死病(鼠疫),而是一场莫名来由的“失明症”:患者眼前一片白,并且还能以目光传染给其他人。正因其莫名来由,所以更像是天谴。

《失明症漫记》里的重点词眼是,隔离。《鼠疫》中的里厄医生第一时间提出了要对已发现的病患实施隔离,并推行申报制,这是必需的措施,患者即便感到屈辱也只能默然忍下;而《失明症漫记》里,由于传染方式离奇,恐慌瞬间加剧,人们的心理防线一下子就被冲破了。在萨拉马戈笔下的这座无名城市里,被隔离的失明者第一时间感受到被监押的恐怖。他们失去了一切保护,甚至一有任何躁动,便会被紧张的看守人打死。

《失明症漫记》唯一让人感到安慰的地方在于,这是小说,并非事实,然而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情节又像是预言。那座无名城市里的人朝朝暮暮等待好转,可等来的却是医院住不下人,新患者被责令留在家中,所有正常且必要的举措,在患者听来都仅仅是对健全人的安抚。隔离所里,有人借机对其他失明者释放心中的邪念,比如性骚扰,有人偷走公共食物,有人甚至凭着武器称王称霸,占领了所有的资源,支配其他盲人。后来,失明者冲破了他们的牢笼,闯到外边,在那些早已空无一人的公共场所里大举抢掠,并且肆意占领民宅。

然而灾难里也有一些温情的时刻,有一些希望的萌芽。比如两位失明者——一个老人和一个年轻女子相爱了;一个走投无路的老妇人在死前打开笼门,放走了她养的兔子;还有,小说的主人公,一个失明医生的太太,她冒充失明者进入隔离所,引着脱狱的众盲人来到自己家,让他们围在一起,给他们读书。文明在一个彻底垮掉的世界里艰难地、一步一步地回归。小说中有名盲人是作家,他说,即使自己看不见,他也要摸索着写下这段经历。

他能写下些什么?萨拉马戈一定读过《鼠疫》,他知道“人的身上,值得赞赏的东西总是多于应该蔑视的东西”。这是加缪的想法和态度。加缪值得热爱的理由,对我来说,就是他能在触及事物的本质与核心的同时,仍然持有一种在人的身上“察其正”的信念。而在萨拉马戈这里,在医生太太和作家的身上,我则发现了这一信念的一种较为微弱的版本。

当《鼠疫》从寓言的设定中脱出,无限逼近人们的真实体验时,我有了一种“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的感觉。加缪式存在主义中最重要的就是人须以其行动,来赋予自己的存在以意义。意义,但愿我们在眼下也能找到些许。

注:本文转载自中国经济观察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 版权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纯属会员个人意见,与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立场无关。
2、本站所有主题由该帖子作者发表,该帖子作者威尔德编辑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享有帖子相关版权。
3、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4、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转载或引用本文时必须同时征得该帖子作者威尔德编辑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的同意。

这家伙太懒了,什么也没留下。
最新回复 (0)
只看楼主
全部楼主
    • 成都威尔德公司承接各种互联网业务-帮助中小企业转型互联网加
      2
        立即登录 立即注册 QQ登录
返回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发邮件(673011635@qq.com)告知我们,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